首页  社会服务  温州市产业数字化协同创新中心
  • 温州市产业数字化协同创新中心
  • 科研团队
  • 中心简介
  • 科研成果

本中心已经组建了一支由协同创新单位相关管理和科研人员组成的人才团队,现有5名国内外知名的行业咨询专家,10多名管理人员和国内产业数字化领域40多名优秀骨干人员构成。中心搭建“政府-高校-协会-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式,围绕“工业智能应用、工业互联网安全、商业智能分析”三大研究方向,实施十大建设任务,以“多点应用”落地在温州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助推温州产业转型升级。


温州产业数字化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由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汇聚了在国内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等研究领域的优势高校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3所高校;温州软件行业协会、温州市企业信息化促进会等行业协会;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温州市分公司、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帝杰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易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华翕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组成,同时在温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温州市公安局等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本中心在2020年12月被认定为温州高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风光一体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项目

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以及省市政府推进能源领域数字化改革的背景下我校科研团队与温州市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深度合作,立项温州市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项目《基于温州海上风力发电场智能化监控平台研发与应用》,并研发了风光一体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本项目服务温州市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搭建统一软硬件平台,对风电场、光伏电站、充电桩等业务进行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统一展示。同时结合能源公司及集团业务,建成一个集中管控平台,推动各站点运行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目前该平台实现温州全市40多个场站200多台逆变器的数据对接,平均每日处理数据超过50万条。


《楼宇窗户智控系统》项目

楼宇窗户智能控制是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强调需推动建筑智能化改造,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楼宇能源管理与环境调控的集成化。为了解决传统的智能家居方案不适配商业楼宇和工业场景的难题,我校科研团队与浙江杰佛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基于超聚合网关技术的楼宇窗户智控系统,实现对窗户的批量分组智能化管理(支持一次性控制超过15000台窗户),以及智能消防联动、自定义情景模式等功能。

窗户控制

窗户实时监控

消防联动

异常日志记录

窗户地图

楼栋驾驶舱


《MES云平台》项目

MES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又称制造执行系统。为助力当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MES系统通过对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分析、精细化管控”,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制造企业在生产透明化、计划执行、质量追溯、资源协同等方面的痛点,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生产端”的核心支撑,最终实现降本、增效、提质的目标。

近五年为当地制造业企业提供服务超30家,典型客户包括:中国纳百川控股有限公司(宁德时代电池夹板核心供应商)、温州市环球汽车衬垫有限公司(特斯拉、零跑等汽车品牌零配件供应商)、温州福达文教用品有限公司(晨光笔业十佳供应商之一)、浙江青瑞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青山控股旗下企业)、加西亚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低压断路器全国出口排名前三)。

实时监控、实时参数、警报追溯、停机追溯、设备利用率输出、停机停产数据分析


《智慧充电物联网平台》项目

“双碳”战略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激增,充电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成行业刚需。我校科研团队与新亚东方电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智慧充电物联网平台,响应政策需求,构建高效充电生态。该平台功能覆盖全场景:移动端支持扫码充电、预约结算及动态优惠推送;PC运营端实现设备监控、数据可视化与场站效率管理。

目前平台已实现显著成效:用户充电等待时间缩短至8 分钟内,单桩日均服务车次提升 40%;运维响应提速 50%,运营成本降低 25%,累计减碳超 10 万吨,成为“车--网”协同的标杆解决方案。

统计中心

充电实况

监控大屏

电桩监控

温州瑞安戈尔德酒店停车场充电站

 充电设施:52x 7 kW 交流充电桩

 5 x 40 kW 直流充电桩

 2 x 120 kW 直流充电桩

 宁波机场南路充电站

 充电设施:38 x 120 kW 直流充电桩

 场站数据:平均:433,200 kWh/月

 高峰:4,120kWh/小时

 面积:8000㎡


友情链接:选书系统-高教社    版权所有: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地址: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城)  技术支持:瑞星科技      [旧版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