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精神,深入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师教学能力,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全面融入教学实践,推动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深度契合,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进一步强化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创新优势,助力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学校将组织开展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四新”融入教学全过程教研活动。 一、活动目标 这一教研活动旨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产教融合,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1.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四新”内容,帮助教师掌握前沿技术和行业标准,将其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教研活动,激励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不断进步与突破。 2.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引导教师结合“四新”内容,采用数字化资料等现代化手段,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富有互动性和实效性。通过结合行业实际,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提高课堂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3.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 通过将“四新”内容融入教学全过程,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生将在掌握先进技术和工艺的同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以便未来在职场中能够快速适应并胜任工作岗位,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二、活动内容 1.细化“四新”内容融入路径 新技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引入具有代表性的行业新技术,如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应用等,指导专业课程设计。 新工艺:模拟真实生产场景,融入最新工艺流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产业适配度。 新规范:与行业协会合作,引入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如安全生产标准、新型认证标准等。 新标准:梳理行业最新标准文件,逐步纳入课程评价体系。 2.强化产教融合特色 (1)通过校企联合项目或企业导师参与课堂,确保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2)组织师生共同参与企业真实项目,以课堂实践、课题研究的形式嵌入教学计划。 三、活动流程 阶段一:前期调研与培训(11月28日-12月8日) 鼓励教师参与行企实践,了解最新的产业动态和技术发展。组织系列专题讲座和工作坊,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邀请行业专家深度解读“四新”与教学的融合路径。 阶段二:实践教学与观摩(12月9日-12月22日) 开展包含跨院系合作教学案例的设计与试点,通过教学观摩课(含线上直播)、课堂实境体验课、教案设计、说课比赛等多元化活动形式推动教学形式创新,提高活动灵活性与教师参与度,吸引广大师生参与讨论和评议。 阶段三:成果展示与研讨(12月23日-12月29日) 在活动后期举办“四新”教学成果展,包括教学案例展示、学生成果汇报等,同时进行总结和经验交流,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优秀案例。 四、活动要求 1.优化评选机制 (1)设置多维度评分指标 包括但不限于:创新性(30%)、实践性(25%)、学生反馈(20%)、行业专家评价(25%)。 (2)构建多角色评选结构 成立专业教研室、二级学院评审团,包括教学专家、行业代表、企业导师等多方成员,确保评审的专业性与全面性。 2.强化成果应用 (1)建立“四新”教学案例库。整理评选中涌现出的优秀案例,形成标准化教学模板,供校内教师学习借鉴。 (2)深化校企合作成果转化。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将优秀教学成果直接引入企业生产实践,形成校企双赢的良性循环。 (3)深入研究和提炼教学成果。积极探索教学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并为下一阶段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的申报做好充分准备。 五、材料提交 形成过程性记录与总结材料,并于2024年12月31日前提交给教务处。 1.过程性记录 (1)专家指导记录,即行业专家就“四新”内容进行讲座或研讨的记录、照片等相关资料。 (2)教研活动计划,包括进度安排表、参与人员、活动形式等; (3)教研活动记录,以文字、音视频等形式的活动记录。 2.总结材料 教研活动成果汇总后,选取优秀案例上交。 教务处 2024年11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