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老师向与会人员介绍‘飞翔计划’实践队基本情况和报告会流程
‘飞翔实践队’队长周中蒙介绍飞翔情况
队员郑纯君向同学介绍‘飞翔’实践历程
‘飞翔计划’报告会现场
苦乐交织成磨练 经历凝结成永恒
12月10日晚上6:30,计算机系在信息楼报告厅举行了2006年暑期社会实践‘飞翔计划’报告会。此次报告会由白老师主持,与会的有各系领导、老师,院及各系学生会主要干部和计算机系全体同学。
会议首先是视频回放:生存挑战活动从7月13日开始启动,整个过程每人的所有花销仅为50元。15天中,所有队员不能接受任何人的帮助,要想尽一切办法养活自己,每天晚上还必须交给学校10元住宿费。一旦交不出住宿费,就意味着失败,此人必须退出。15人被分成6组,并接受指导老师的监督。谁被发现自己贴钱、接受熟人帮助等违背活动规则的情况,谁将立即自动退出。在‘生存’期间,所有参加人员每天以日记形式记录生存状况,活动结束后,每队要上交约3000字的生存报告。每名队员提交2500字的生存体验报告,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生存体验交流。活动结束后‘飞翔实践队’把一个装有3223.6元钱的信封交到了儿童福利院。3223.6元,这个数字不代表成功,只反映了队员们的努力付出;这个数字也不代表全部收获,半个月的实践让队员们的感受远比赚取报酬来得多。在儿童福利院,大学生们又用献爱心的方式为自己的‘生存挑战’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接着是白老师介绍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会议流程。先是由计算机系2006年暑期社会实践‘飞翔计划’报告会六小组的各组长介绍自己小组生存情况:在15天的生存考验中,队员们每天起早摸黑,不停地找工作赚钱。队员们争取过做家教、餐厅服务员、送水工、社区管理员等工作,尝试了生活中可能永远都不会尝试的“角色”。15天里,队员们吃得最多的是馒头。因为这是最节省的充饥方式。为了节省公交车费,队员们往往一走就是七八公里。不过,最“奢侈”的还是看病。活动第三天,队友吴玉将感冒发烧了。第一天挂点滴需54元,第二天42元,一下子就花光了他前几天赚的所有积蓄。他在日记中写到:“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我们现在就像战场上相互扶持的兄弟连一样,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到活动结束时,15名队员全部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社区监督员,有餐厅服务员,有地摊小贩等。各自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情况一天比一天好。
然后是各与会同学提问。每位同学都对社会实践‘飞翔计划’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争相提问。主席台上各‘飞翔计划’队员一一给予了解答。此次活动的策划者辅导员白老师说:“通过活动,可以把大学生从学校推向社会,让社会来检阅他们的能力。”
现在很多学生不知父母赚钱的艰辛。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飞翔计划’报告会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这次活动,也让他们感受一下父母赚钱的不容易,让他们懂得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下一次‘飞翔计划’社会实践报名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