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其他栏目 >> 党史百科
  • 党史百科
  • 习近平讲党史故事 | 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
  • 作者:  编辑:学工办  来源:   时间:2020年05月14日
  •    2018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坚毅,‘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无畏,腹中满是草根而宁死不屈的气节,十指钉入竹签而永不叛党的坚贞,无数先烈用鲜血诠释了对党的忠诚。”

       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蔡和森、夏明翰、杨靖宇(详见本书《“杨靖宇牺牲时是35岁”》一文)、江竹筠等共产党人,胸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刑场上,面对生死考验,威武不屈、视死如归,是对党忠诚的典范。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出自蔡和森《少年行》。意思是胸有一颗忠诚爱国之心,浩然正气就会充盈在天地之间。

    图片

       蔡和森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期间与毛泽东志同道合。1918年,毛泽东和蔡和森等共同发起组织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的新民学会,在进步青年中影响很大。“早在五四运动以前,在湖南一般先进的青年中就盛称毛、蔡之名,而奉为表率”。

       蔡和森赴法国勤工俭学期间,“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的部分内容和十月革命及各国工人运动资料,在勤工俭学青年中传播。他写信给毛泽东等人,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要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要创建共产党,并阐明建党的理论、方针和组织原则。1920年,他致信毛泽东,要“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

       蔡和森因领导勤工俭学学生斗争被法国遣送回国后,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任中央委员、《向导》周报主编等,主要从事理论、宣传工作。1925年参与领导五卅运动,在《向导》周报上以中国共产党名义发表《告全国民众书》,将五卅运动迅速推向广州、香港以至全国。

       1925年10月、蔡和森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国际第五届执行委员会第六次扩大会议,会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年底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写作《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阐述党的历史,总结党的经验教训,深刻分析中国革命的性质、党的历史任务和各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指出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这是我们党第一部党史著作。

    图片

    1927年4月2日,蔡和森到达武汉出席中共“五大”会议。图为他与途径湖南时和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人员合影(左起二排三为蔡和森)。

       蔡和森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为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作出重要贡献。参与组建和领导北方局。中共六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曾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回国后被派往广东,任中共两广(广东省、广西省)省委书记。

       蔡和森无论在任何工作岗位,面对任何艰巨任务,对党始终忠贞如一,对党的事业始终充满信心,勇往直前。他于1931年6月被捕入狱,受到国民党广东当局残酷折磨、坚贞不屈、顽强斗争,8月英勇就义,年仅36岁。

       蔡和森牺牲后,党和人民始终深切地怀念着他。毛泽东曾在一次谈话中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周恩来也说过:“和森同志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邓小平题词:“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

       蔡和森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人民前进!

       夏明翰,湖南衡阳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6月,中共中央派夏明翰回湖南工作,任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部长。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特派员毛泽东回到长沙,同湖南省委制定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的计划。夏明翰根据计划安排,向各级党组织宣传并参与组织秋收起义。

    图片

    1927年春与妻子郑家均在武昌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爆发。在“会攻长沙”计划受挫后,毛泽东果断决定,率领秋收起义队伍向井冈山进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10月,湖南省委派夏明翰兼任中共平(江)浏(阳)特委书记,主要任务是以平江、浏阳地区为中心,继续组织武装起义,配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28年初,夏明翰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不久在武汉被捕。国民党监狱的主审官审问:“你姓什么?”夏明翰答:“姓冬。”主审官:“你明明姓夏,为什么说姓冬!简直是胡说!”夏明翰:“我是按国民党的逻辑讲话的。你们的逻辑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你们把杀人说成慈悲,把卖国说成爱国。我也用你们的逻辑,把姓‘夏’说成姓‘冬’,这叫以毒攻毒。”

       国民党当局软硬兼施,百般引诱,酷刑逼供。夏明翰抱必死决心,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敌人一无所获,最后宣布“就地处决”。

       夏明翰在狱中,自知将不久于人世,忍着伤痛,用半截铅笔给母亲、妻子、大姐分别写了一封信。他给母亲的遗书里写道:“你用慈母的心抚育了我的童年,你用优秀古典诗词开拓了我的心田。爷爷骂我、关我,反动派又将我百般折磨。亲爱的妈妈,你和他们从来是格格不入的。你只教儿为民除害、为国除奸。在我和弟弟妹妹投身革命的关键时刻,你给了我们精神上的关心,物质上的支持。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夏明翰与妻子感情很好,给妻子的信更是情深意长。他写道:“同志们曾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得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张望眼,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夏明翰的女儿夏芸)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图片
       1928年3月20日清晨,夏明翰被国民党军警押到武汉汉口刑场。临刑前,敌人问:“你还有没有什么话说?”他说:“有,拿纸笔来。”敌人拿来纸笔,他从容写下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然后,慷慨就义,年仅28岁。

       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夏明翰的《就义诗》在中国大地,妇孺皆知。夏明翰为了实现理想信念,临危不惧、临难不苟的壮烈情怀,正气浩然,光照千秋!

       江竹筠,四川自贡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秋进入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任中共地下组织负责人,从事青年运动。1943年为中共重庆市委成员彭咏梧做联络工作,扮作夫妻。1944年考入四川大学。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协助彭咏梧工作,同志们亲切地称她江姐。

    图片
    江竹筠与丈夫彭咏梧、儿子彭云合影

       1947年初,根据中共重庆市委部署,江竹筠负责大中学校学生运动。春夏,彭咏梧奔赴川东开展农村武装斗争,江竹筠任中共川东临委和下川东地委联络员。1948年彭咏梧在武装暴动中牺牲,江竹筠依然顽强坚持在最危险的第一线。她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

       同年6月中旬,因叛徒出卖,江竹筠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酷刑,使用竹签钉入她的十指,妄图获取口供。她说:“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江竹筠遍体鳞伤,始终坚贞不屈。

    图片

    渣滓洞监狱审讯室

       与江竹筠同时被捕的地下党员刘德彬回忆,被捕当晚,江竹筠、李青林等几个女同志就受了重刑,但她们没有吐露一个字。那天晚上,刘德彬最后一个被审讯,亲耳听见特务们不乏佩服地感慨:“这几个女人真是硬得很,就是不开腔。”

       1948年10月被捕的盛国玉和江竹筠是同室难友,她回忆道:“我进渣滓洞时,她已经浑身是伤疤,手也残了。每次踩着我的床去上铺,手指都抓不紧,只好吃力地用小手腕去勾住扶手。每当看到这情景,我就一边用手往上推送她上床,一边流泪。”

       脱险难友罗广斌给党组织的报告中写道:“江竹筠受刑晕死三次,杨虞裳失明月余,李青林腿折残废,是每个被捕的同志所共同景仰的。江竹筠曾说过:‘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在被捕同志们当中起了很大的教育作用。”

       江竹筠立场坚定,无所畏惧,宁死不屈,保守秘密,赢得了狱中难友们的无限尊敬,纷纷秘密慰问她,亲切地叫她江姐。难友何雪松写道:你是丹娘的化身,你是苏菲娅的精灵,不,你就是你,你是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楼二室的全体难友写道:多次的严刑拷问,并没能使你屈服。我们深深地知道,一切毒刑对那些懦夫和软弱的人,才会有效;对于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它是不会起任何作用的。当我们被提出审讯的时候,当我们咀嚼着两餐霉米饭的时候,当我们子夜被竹梆声惊醒过来,听着歌乐山上狂风呼啸的时候,我们想起了你,亲爱的江姐!我们向你保证,在敌人面前,不软弱,不动摇,决不投降,像你一样勇敢、坚强……

    图片

    红岩博物馆江竹筠珍贵遗书

       江姐就义前夕,曾给表弟写了一封遗书:“我们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自人狱日起(上一年6月),我就下了两年坐牢的决心,现在时局变化的情况,年底有出牢的可能……我们在牢里也不白坐,我们一直是不断的在学习……我们到底还是虎口里的人,生死未定……假若不幸的话,云儿(指江竹筠、彭咏梧两烈士的孩子彭云)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骄(娇)养,粗服淡饭足矣……”

       1949年11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进军大西南的隆隆炮声震撼重庆,重庆解放指日可待。就在这时,蒋介石从重庆仓皇逃窜前夕,下令大屠杀。国民党军统特务在逃跑前夕将江竹筠等革命者杀害于渣滓洞监狱。

       江竹筠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生命,年仅29岁。

       江姐永远活在人民群众心中。



友情链接:选书系统-高教社    版权所有: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地址: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城)  技术支持:瑞星科技      [旧版入口]